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东周社区双明大道315号易方大厦8层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或在医院听到"慢病"这个词,很多人就疑惑了,生病就生病,怎么还有一个“慢”字呢?
顾名思义,所谓慢病,是指不构成传染、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癌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居民的预期寿命不断增长。
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至2021年的78.2岁。同时我国人口结构也逐渐迈向老龄化,预计2030年老龄化人口将达到30%。
这也就导致了我国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慢性病患者基数将不断扩大,慢性病防控形势渐趋严峻。
一、中国慢病现状
在我国,慢性病总体呈现出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
慢病患者长期依赖医疗机构控制疾病,医疗费用较高,负担重。而目前人们对慢病的危害认知不足,不能长期有效地对疾病进行治疗和控制。
二、慢病管理政策
2012年,我国首次将慢病管理防治列入政府工作规划。2015年起,我国针对慢病管理行业的发展规划、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慢病管理行业发展。
如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发改综合[2020]1565号),提出将慢性病互联网复诊费用纳入医保范围;2021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21〕23号),提出有针对性地为慢病患者提供服务。
三、慢病预防
除了国家方面的慢病管理政策之外,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预防慢病呢?[敏感词]5个生活习惯要改正!
1、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就写在烟盒上,那么停止吸烟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停止吸烟48小时,我们的手脚血液循环会得到改善,同时味觉和嗅觉会变灵敏;
停止吸烟2周,我们的肺功能将改善30%;
停止吸烟1~9个月,我们会发现咳嗽、鼻塞、疲劳和呼吸困难明显减少,体能大大增加;
停止吸烟5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显著下降。
2、饮酒
我们都知道过量饮酒危害健康,除此之外还会减弱降压药的作用,所以建议高血压患者要控制喝酒量,做到滴酒不沾会更好。如果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则需要严格忌酒。
3、饮食不健康
饮食习惯重口味,盐、糖、脂肪等摄入过多,部分维生素摄入不足,同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超标,导致超重和肥胖,这些坏的饮食习惯会造成各种慢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4、心理压力大
紧张的工作状态、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我们可能会陷入紧张、焦虑的情绪,长期下去会对身心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各种慢性病容易找上门。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来调整和改善。
5、缺乏运动
运动是针对慢病的一剂良药,长期缺乏运动不仅会使体能和免疫力下降,还会导致超重和肥胖,诱发各种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