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healthcare within reach
新闻资讯

气温骤降的秋冬季节对我们血管会有哪些影响?该如何预防?

   2023-03-01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这是因为秋冬季节的早晚温差较大,加上天气干燥,人体呼吸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这时如果不能补充足够的水分,就会导致血液的黏稠度过高,进而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致使血管堵塞。

image.png 

所以,每年的秋冬季节就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那么秋冬季节对我们的血管有什么影响、该如何预防呢?一起来看看吧!

1.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

气温骤降,为了减少皮肤散热,起到保暖的作用,我们的血管会发生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一方面会使原来硬化的小动脉血管因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破裂,导致脑出血的发生;另一方面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 

预防措施:

image.png 

研究表明气温降低10℃,心脏病发病风险增加7%,因此根据气温变化增加衣物,尤其冬天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时注意做好保暖很重要;寒冷的天气洗脸洗澡时注意水温,避免刺激。

2.高脂血症发病率增加

天气寒冷,为了御寒取暖,人们更愿意饮酒及摄入高热量食物,同时户外活动量明显减少,导致血脂升高,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image.png 

秋冬季节我们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要清淡,做到低盐低脂低糖,多摄入一些优质蛋白和碳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饮酒量,保持适量的运动,远离多油、熏烤、腌制等高胆固醇含量的动物内脏和肥肉等食物。

3.血压不稳定

天寒地冻、昼夜温差大等都容易导致人体血压不稳定,尤其从温暖的室内到室外活动时,温度的变化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舒张,从而使得血压波动较大。

image.png 

而血压波动也是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会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疾病的发生明显增加,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脑出血等。

预防措施:

进入寒冷的秋冬季节,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暖,同时做好血压监测,如果出现血压波动大或有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 

4.呼吸道感染

强冷空气会使鼻子和咽喉的局部粘膜变得干燥,导致粘膜容易发生破裂,从而使各种致病病毒乘虚而入,导致发生呼吸道感染。

image.png 

而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下呼吸道感染会导致氧饱和度下降,机体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这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出现头晕乏力、全身无力、昏昏欲睡、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甚至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措施:

image.png 

要预防呼吸道感染,除了做好日常的保暖工作以外,出门做好防护非常重要,特别是疫情期间,戴好口罩、避免往人员密集区聚集,同时勤洗手,保持好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