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东周社区双明大道315号易方大厦8层
很多糖友认为,“我得的是糖尿病,又不是血管疾病”,说出这样的话,是对糖尿病和血管疾病没有深入了解的表现。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血管疾病,如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有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血管疾病;
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很多危险因子相关,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和相关代谢障碍对血管系统的危害极大。
1999年,美国心脏学会就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观点,后来糖尿病也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这就是说糖尿病对人体的危险程度和冠心病相当。
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仅容易患血管疾病,而且所患的血管病也具有特殊性,前期往往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错失治疗时机。
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容易发生哪些血管疾病呢?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多见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可出现发作性胸闷、胸痛、心慌、呼吸困难等心绞痛症状,多在劳作时出现,休息后或者含服救心丸等药物会有所缓解。
还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常常表现为“无痛性”,也就是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这是由于糖尿病引起了血管神经病变,导致患者丧失疼痛感知。
因为患者常常不能感知心脏病发作,导致丧失及时治疗的机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糖尿病患者发生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比非糖尿病患者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2.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大多是缺血性的,主要表现为脑梗死。
病情轻者主要是腔隙性脑梗死,临床上可以没有任何明显症状或只有轻微头晕、说话不清和肢体无力;
病情严重者发生脑梗死的面积较大,临床上会有明显的肢体麻木及活动障碍,偏瘫表现,突发语言障碍、平衡障碍、精神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昏迷。
糖尿病引起的脑血管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反复发生,而且每次复发都会进一步损害脑部功能,从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3.下肢血管疾病
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主要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下肢血管斑块形成导致下肢血液供应不足,早期可出现下肢麻木、两脚发冷、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或夜间痛,后期严重时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缺血变黑。
如果出现合并神经病变,还会导致下肢抵抗力减弱,抗感染能力减弱,一些轻微的创伤例如不合脚的鞋发生磨脚,修剪脚指甲时不小心剪破皮,都可诱发感染,导致足部溃疡,出现坏疽甚至截肢,终致人死亡。
一旦发生糖尿病血管病变,应及时治疗,除积极控制血糖外,还要根据血管病变发生的部位进行相应的治疗。
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时,要给予扩血管药物治疗,增加心脑的血液供应,应用营养神经和心肌细胞的药物,促进细胞的代谢,增加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加大细胞的存活,并使用抗血小板聚集、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预防疾病的复发。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发生糖尿病足时,除应用扩血管药物和营养神经药物以外,还应根据糖尿病足发病的具体情况,给予强力抗菌素治疗和实施外科清创治疗。